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

忻欣貿易有限公司 精選文章(八)

解方:除管制、廢補貼、重內需
 
    政府應持續改革高等教育、再造技職教育,讓台灣勞工的生產力比對手高。這些都
需要長遠的計畫與投入,無法短期見效,但這些也都是「今天不做,明天就後悔」的重
要工作。
 
    此外,台灣須發展內需產業、特別是服務業,但這不意味政府須挹注資金或補貼來
扶植某一種產業。「我們都以為政府比較聰明,實際上不是,」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舉例
,美國在一九八九年做一個大規模人力調查,結論是未來十到二十年觀光業會大幅發展
,因此鼓勵民眾到旅行社去工作;結果十年之後,觀光業確實大幅發展,但觀光業的人
才需求下降,因為網路購票取代了旅行社買賣機票人員。
 
    陳博志說,以前台灣肝炎比例很高,政府認為發展肝炎疫苗一定有競爭力,於是從
法國買回技術,還花費數十億元蓋了一座保生藥廠。「結果打完幾年後,人家新技術出
來,我們那個東西通通完蛋,幾十億通通不見。」過去諸如「兩兆雙星」之類的例子證
明,由政府挑選重點產業發展,往往皆以失敗收場。
 
    政府該做的,是去除補貼、廢除管制,讓業者在公平的環境下各憑本事競爭。
 
    雖然促產條例在去年底落日,但政府緊接著推出「產業創新條例」(立法院二月將
審理),這種補貼究竟有多大效果?誰拿到好處?哪些人會付出代價?肥了誰?瘦了誰
?值得三思。
 
    民眾對經濟的感受,是建立在薪資上,而不是GDP上。
 
    政府應改變重成長、輕就業,重出口、輕內需,重富人、輕平民的思維,讓薪資跟
上經濟成長,才可能還富於民,贏得人心。
 
 
本文轉錄自商業週刊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webarticle.php?id=39147&p=8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