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

忻欣貿易有限公司 精選文章(三)

    為什麼資本家拿得多?有大環境因素,也有台灣本身的因素。
 
    大環境因素是國際貿易全球化。貿易通常會使兩國生產要素(例如勞工薪資)價格
趨於一致,在經濟學中稱為「要素價格均等化」。
 
    「要素價格均等化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森(P.A.Samuelson)所提出,
它的基本原理是,當兩國密切貿易往來時,若本國某種生產要素較外國貴,產品的成本
較高,企業將改到外國去生產,於是本國這種生產要素的需求會減少,它的價格也會下
降,與外國的要素價格接近。
 
    一九七○及八○年代,台灣主要的貿易夥伴多是美、歐、日等已開發地區,台灣的
薪資水準明顯增加,以八○年代來說,平均薪資年成長一○.七%,當時的經濟成長和
一般民眾的感受非常接近。
 
    但從九○年代中期開始,台灣的貿易夥伴逐漸轉向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,後來更以
中國大陸為重心,受到對岸勞工薪資較低的向下拉力,台灣的勞工薪資開始停滯。
 
   「近十年中國製低價商品充斥世界,國內產業升級與轉型速度不夠快,國內廠商為
提高競爭力,致力壓低生產成本,勞工薪資受到壓抑,這也是勞工薪資所得十年來原地
踏步的另一個原因。」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接受本刊訪問時坦言。
 
    台灣本身的因素有三個:獨厚科技業、稅制不公、管制服務業。政府稅制不公的兩
隻手,讓所得分配日益惡化——一隻手是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」(簡稱促產
條例),另一隻手是綜合所得稅。
 
謬誤一:獨厚科技業,加速M型化
 
    一九九一年,促產條例實施,以高科技為主的資本密集產業享有免營利事業所得稅
或股東投資抵減綜合所得稅的優惠。當初這些租稅優惠,無非希望這些製造業能提升競
爭力,但二十年過去,台灣製造業仍以代工為主要模式。經建會分析台灣的「貿易條
件」(每單位出口能換到的進口量,越少表示出口價值越低),二○○三年之後明顯惡
化,原因就是台灣的製造業未能掌握關鍵技術,使得台灣無法主導出口價格。
 
本文轉錄自商業週刊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webarticle.php?id=39147&p=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