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

忻欣貿易有限公司 精選文章(六)

    學理上,政府應該用稅負改善所得分配,但我們的政府,卻用稅負讓貧富差距擴大
 
    政策偏向資本密集產業與富人,衍生另一個現象,中小型、微型企業主,敵不過大
企業的威脅,越來越多人從小老闆變成企業雇員。
 
    觀察主計處資料,從一九九一年促產條例實施那年開始,至二○○八年這十八年間
,老闆占總就業人口的比重,從二四%降至一八%,勞工的比重,卻從五六%升至六七
%。
 
    對照台灣GDP的三大塊,受雇者報酬近年沒有成長,但卻有越來越多的人,從食物
鏈上端往下掉,分食原本就不大的餅,平均薪資當然下滑。此外,受雇者變多,勞動市
場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,也讓雇主更有籌碼壓低工資。
 
謬誤三:服務業管制多,競爭力低落
 
    另一個讓薪資不漲的原因,是占國內就業人口六成的服務業,競爭力低落。競爭力
低落的原因,來自高度管制。
 
    台灣雇用人數前三大的服務業為批發零售業、金融業、交通運輸業,後兩者就是被
管制的行業。例如金融業,台灣的金融法規相當多,管制過嚴使業者無法以服務創新吸
引顧客,只能削價競爭;此外,台灣的銀行業又無退場機制,經營不善或被業者亂搞而
負債累累的銀行,政府還負責救援,銀行又何必進步?政大教授殷乃平就表示,台灣的
金融業因政府管制,根本沒有國際競爭力。
 
    交通運輸業受到管制也頗多,例如公車多掌握在地方政府之手,外來競爭者少,導
致進步遲緩。楊家彥以自身經驗為例:「我在國外坐公車,什麼時間到什麼站是可以掌
握的,可是台灣公車發展三十幾年了,這點都還做不到。」
 
    因人口老化而被看好的醫療服務業,在台灣被高度管制。楊家彥指出,健保制度將
醫療資源框限住,又規定許多照護機構只能由非營利的財團法人才可經營,無形中限制
一些有創意的經營資源進入該產業,其人力也無法提升。
 
 
 
本文轉錄自商業週刊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webarticle.php?id=39147&p=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